本文的文档编号:001600000017
需要看对应的视频,请点击视频编号:001600000099 1.至简原理与应用配套的案例文档
2.实现开发板上数码管显示的功能,使8个数码管有规律的按照时间进行显示。复位后,数码管0显示数字“0”;1秒后,数码管1显示数字"1";再1秒后,数码管2显示数字"2";以此类推,每隔疫苗变化一次,最后当数码管7显示数字"7"后再次回到数码管0显示"0";按这样的规律循环。
3. 这是ALTERA入门学习案例文档
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
第六章 数码管动态扫描
1 项目背景
led数码管(LED Segment Displays)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“8”字型的器件,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,只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,公共电极。led数码管常用段数一般为7段,如上图中的abcdefg,有的还会有一个小数点,如图中的h。
图 240
数码管要正常显示,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,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。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。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(COM)的数码管,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+5V,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,相应字段就点亮,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,相应字段就不亮。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(COM)的数码管,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,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,相应字段就点亮,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,相应字段就不亮。
下表列出了要显示的数字,以及对应的abcdefg的值。
显示 数字 |
共阳abcdefg 2进制 |
共阳abcdefg 16进制 |
共阴abcdefg 2进制 |
共阴abcdefg 16进制 |
0 |
7’b0000001 |
7’h01 |
7’b 1111110 |
7’h7e |
1 |
7’b 1001111 |
7’h4f |
7’b 0110000 |
7’h30 |
2 |
7’b 0010010 |
7’h12 |
7’b 1101101 |
7’h6d |
3 |
7’b 0000110 |
7’h06 |
7’b 1111001 |
7’h79 |
4 |
7’b 1001100 |
7’h4c |
7’b 0110011 |
7’h33 |
5 |
7’b 0100100 |
7’h24 |
7’b 1011011 |
7’h5b |
6 |
7’b 0100000 |
7’h20 |
7’b 1011111 |
7’h3f |
7 |
7’b 0001111 |
7’h0f |
7’b 1110000 |
7’h70 |
8 |
7’b 0000000 |
7’h00 |
7’b 1111111 |
7’h7f |
9 |
7’b 0000100 |
7’h04 |
7’b 1111011 |
7’h7b |
例如,共阳数码管中,abcdefg的值分别是1001111时,也就是b和c字段亮,其他字段不亮,这时就显示了数字“1”。
如果要显示多个数码管,根据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,可以分为静态式和动态式两类。
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。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/O端口进行驱动,或者使用如BCD码二-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。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,显示亮度高,缺点是占用I/O端口多,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×8=40根I/O端口来驱动,要知道一个89S51单片机可用的I/O端口才32个,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,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。
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,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"a,b,c,d,e,f,g,dp"的同名端连在一起,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,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/O线控制,当要输出字形码时,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,但究竟是哪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,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,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,该位就显示出字形,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。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,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,这就是动态驱动。在轮流显示过程中,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~2ms,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,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,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,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,不会有闪烁感,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,能够节省大量的I/O端口,而且功耗更低。
明德扬开发板上一共有2组4位的共阳数码管,也就是说一共有8个共阳数码管。数码管的配置电路如下。
图 241
图中的SEG_A,SEG_B~SEG_DP,是段选信号,这些信号都是8个数码管共用的。
DIG1~DIG8是位选信号,分别对应8个数码管。对应的位选信号为0,就表示将段选信号的值赋给该数码管。例如DIG3为0,表示将段选信号SEG_A~SEG_DP的值赋给数码管3。
SEG_A~SEG_DP,DIG1~DIG8,都是连接到电阻,如下图。
图 242
由此可见,SEG_A~SEG_DP是由SEG0~SEG7产生的,DIG1~DIG8是由DIG_EN1~DIG_EN8产生的。
而SEG0~SEG7和DIG_EN1~DIG_EN8直接连到FPGA的IO上。
图 243
这些信号与FPGA管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。
信号线 |
信号线 |
FPGA管脚 |
SEG_E |
SEG0 |
Y6 |
SEG_DP |
SEG1 |
W6 |
SEG_G |
SEG2 |
Y7 |
SEG_F |
SEG3 |
W7 |
SEG_D |
SEG4 |
P3 |
SEG_C |
SEG5 |
P4 |
SEG_B |
SEG6 |
R5 |
SEG_A |
SEG7 |
T3 |
DIG1 |
DIG_EN1 |
T4 |
DIG2 |
DIG_EN2 |
V4 |
DIG3 |
DIG_EN3 |
V3 |
DIG4 |
DIG_EN4 |
Y3 |
DIG5 |
DIG_EN5 |
Y8 |
DIG6 |
DIG_EN6 |
W8 |
DIG7 |
DIG_EN7 |
W10 |
DIG8 |
DIG_EN8 |
Y10 |
也就是说,FPGA通过控制上面中的管脚,就控制了数码管的显示。
2 设计目标
开发板或者模块是有8位数码管,本次设计需要使用8个数码管,实现数码管显示功能,具体要求如下:
复位后,数码管0显示数字0;1秒后,轮到数码管1显示数字1;1秒后,轮到数码管2显示数字2;以此类推,每隔1秒变化,最后是数码管7显示数字7。然后再次循环。
上板效果图如下图所示。
图 244
3 设计实现
3.1 顶层信号
新建目录:D:mdy_bookmy_seg。在该目录中,新建一个名为my_seg.v的文件,并用GVIM打开,开始编写代码。
我们要实现的功能,概括起来就是控制8个数码管,让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。要控制8个数码管,就需要控制位选信号,即FPGA要输出一个8位的位选信号,设为seg_sel,其中seg_sel[0]对应数码管0,seg_sel[1]对应数码管1,以此类推,seg_sel[7]对应数码管7。
要显示不同的数字,就需要控制段选信号,不需要用到DP,一共有7根线,即FPGA要输出一个7位的段选信号,设为seg_ment,seg_ment[6]~segm_ment[0]分别对应数码管的abcdefg(注意对应顺序)。我们还需要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来进行工程控制。
综上所述,我们这个工程需要4个信号,时钟clk,复位rst_n,输出的位选信号seg_sel和输出的段选信号seg_ment。其中,seg_sel和seg_ment的对应关系下如下:
器件 |
信号线 |
信号线 |
FPGA管脚 |
内部信号 |
U6,U7 |
SEG_E |
SEG0 |
Y6 |
seg_ment[2] |
SEG_DP |
SEG1 |
W6 |
未用到 |
|
SEG_G |
SEG2 |
Y7 |
seg_ment[0] |
|
SEG_F |
SEG3 |
W7 |
seg_ment[1] |
|
SEG_D |
SEG4 |
P3 |
seg_ment[3] |
|
SEG_C |
SEG5 |
P4 |
seg_ment[4] |
|
SEG_B |
SEG6 |
R5 |
seg_ment[5] |
|
SEG_A |
SEG7 |
T3 |
seg_ment[6] |
|
DIG1 |
DIG_EN1 |
T4 |
seg_sel[0] |
|
DIG2 |
DIG_EN2 |
V4 |
seg_sel[1] |
|
DIG3 |
DIG_EN3 |
V3 |
seg_sel[2] |
|
DIG4 |
DIG_EN4 |
Y3 |
seg_sel[3] |
|
DIG5 |
DIG_EN5 |
Y8 |
seg_sel[4] |
|
DIG6 |
DIG_EN6 |
W8 |
seg_sel[5] |
|
DIG7 |
DIG_EN7 |
W10 |
seg_sel[6] |
|
DIG8 |
DIG_EN8 |
Y10 |
seg_sel[7] |
|
X1 |
|
SYS_CLK |
G1 |
clk |
K1 |
|
SYS_RST |
AB12 |
rst_n |
将module的名称定义为my_seg。并且我们已经知道该模块有4个信号:clk、rst_n、seg_sel和seg_ment,代码如下:
1 2 3 4 5 6 |
module my_seg( rst_n , clk , seg_sel , segment ); |
其中clk、rst_n是1位的输入信号,seg_sel是8位的输出信号,seg_ment是7位的输出信号,根据此,补充输入输出端口定义。代码如下:
1 2 3 4 |
input clk ; input rst_n ; output [ 7:0] seg_sel ; output [ 6:0] segment ; |
3.2 信号设计
我们先分析要实现的功能,数码管0显示数字0,翻译成信号就是seg_sel的值为8’b1111_1110,seg_ment的值为7’b000_0001。数码管1显示数字1,也就是说seg_sel的值为8’b1111_1101,seg_ment的值为7’b100_1111。以此类推,数码管7显示数字7,就是seg_sel的值为8’b0111_1111,seg_ment的值为7’b000_1111。
再留意下,以上都是每隔1秒进行变化,并且是8个数码管轮流显示,那么波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。
上图就是seg_sel和seg_seg信号的变化波形图。在显示第1个时,seg_sel=8’hfe,seg_ment=7’h01并持续1秒;在第1个时,seg_sel=8’hfd,seg_ment=7’h4f并持续1秒;以此类推,第8个时,seg_sel=8’h7f,seg_ment=7’h0f并持续1秒。然后又再次重复。
由波形图可知,我们需要1个计数器用来计算1秒的时间。本工程的工作时钟是50MHz,即周期为20ns,计数器计数到1_000_000_000/20=50_000_000个,我们就能知道1秒时间到了。另外,由于该计数器是不停地计数,永远不停止的,可以认为加1条件一直有效,可写成:assign add_cnt==1。综上所述,该计数器的代码如下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!rst_n)begin cnt0 <= 0; end else if(add_cnt0)begin if(end_cnt0) cnt0 <= 0; else cnt0 <= cnt0 + 1; end end
assign add_cnt0 = 1 ; assign end_cnt0 = add_cnt0 && cnt0==50_000_000-1 ; |
再次观察波形图,我们发现有第1个,第2个直到第8个,说明这还需要另外一个计数器来表示第几个。该计数器表示第几个,自然是完成1秒就加1,因为加1条件可为end_cnt0。该计数器一共要数8次。所以代码为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!rst_n)begin cnt1 <= 0; end else if(add_cnt1)begin if(end_cnt1) cnt1 <= 0; else cnt1 <= cnt1 + 1; end end
assign add_cnt1 = end_cnt0; assign end_cnt1 = add_cnt1 && cnt1==8-1 ; |
有了两个计数器,我们来思考输出信号seg_sel的变化。概括起来,在第1次的时候输出值为8’hfe;在第2次的时候输出值为8’hfd;以此类推,在第8次的时候输出值为8’h7f。我们用信号cnt1来代替第几次,也就是:当cnt1==0的时候,输出值为8’hfe;在cnt1==1的时候输出值为8’hfd;以此类推,在cnt1==7的时候输出值为8’h7f。再进一步翻译成代码,就变成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rst_n==1'b0)begin seg_sel <= 8'hfe; end else if(cnt1==0) begin seg_sel <= 8'hfe; end else if(cnt1==1) begin seg_sel <= 8'hfd; end else if(cnt1==2) begin seg_sel <= 8'hfb; end else if(cnt1==3) begin seg_sel <= 8'hf7; end else if(cnt1==4) begin seg_sel <= 8'hef; end else if(cnt1==5) begin seg_sel <= 8'hdf; end else if(cnt1==6) begin seg_sel <= 8'hbf; end else if(cnt1==7) begin seg_sel <= 8'h7f; end end |
读者有没有发现,上面代码基本上和文字描述是一模一样的,这进一步展现了verilog是“硬件描述语言”。上面的代码是能正确实现seg_sel功能的,从实现角度和资源角度来说,都挺好。但代码进一步概括,可以化简如下:
1 2 3 4 5 6 7 8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rst_n==1'b0)begin seg_sel <= 8'hfe ; end else begin
seg_sel <= ~(8'b1< end end |
对上面代码解释一下,第131行是指先将8’b1向左移位,再取反后的值,赋给seg_sel。假设此时cnt1等于0,那么8’b1<<0的结果是8’b0000_0001,取反的值为8’hfe;假设cnt1等于3,那么8’b1<<3的结果为8’b000_1000,取反后的结果为8’b1111_0111,即8’hf7。与第一种写法的结果都是相同的。
我们来思考输出信号seg_ment的变化。概括起来,在第1次的时候输出值为7’h01;在第2次的时候输出值为7’h4f;以此类推,在第8次的时候输出值为7’h0f。我们用信号cnt1来代替第几次,也就是:当cnt1==0的时候,输出值为7’h01;在cnt1==1的时候输出值为7’h4f;以此类推,在cnt1==7的时候输出值为7’h0f。再进一步翻译成代码,就变成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rst_n==1'b0)begin seg_ment <= 7'h01; end else if(cnt1==0) begin seg_ment <= 7'h01; end else if(cnt1==1) begin seg_ment <= 7'h4f; end else if(cnt1==2) begin seg_ment <= 7'h12; end else if(cnt1==3) begin seg_ment <= 7'h06; end else if(cnt1==4) begin seg_ment <= 7'h4c; end else if(cnt1==5) begin seg_ment <= 7'h24; end else if(cnt1==6) begin seg_ment <= 7'h20; end else if(cnt1==7) begin seg_ment <= 7'h0f; end end |
上面的代码正确地实现了seg_ment的功能,对于本工程说已经完美。但我们分析一下,就知道上面代码实现了类似译码的功能,将数字设成数码管显示的值,代码里只对0~7进行译码。很自然的,我先做一个通用的译码模块,将0~9都进行译码,以后就方便调用了。例如改成下面代码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|
always @(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)begin if(rst_n==1'b0)begin seg_ment <= 7'h01; end else if(data==0) begin seg_ment <= 7'h01; end else if(data==1) begin seg_ment <= 7'h4f; end else if(data==2) begin seg_ment <= 7'h12; end else if(data==3) begin seg_ment <= 7'h06; end else if(data==4) begin seg_ment <= 7'h4c; end else if(data==5) begin seg_ment <= 7'h24; end else if(data==6) begin seg_ment <= 7'h20; end else if(data==7) begin seg_ment <= 7'h0f; end else if(data==8) begin seg_ment <= 7'h00; end else if(data==9) begin seg_ment <= 7'h04; end end |
然后我们只要控制好data就能实现想要在数码管显示的数字,如下面代码。
1 |
assign data = cnt1 ; |
当cnt1=0,则数码管会显示0。当cnt1=1,则数码管会显示1。
在代码的最后一行写下endmodule
1 |
endmodule |
至此,主体程序已经完成。接下来是将module补充完整。
3.3 信号定义
接下来定义信号类型。
cnt0是用always产生的信号,因此类型为reg。cnt0计数的最大值为50_000_000,需要用26根线表示,即位宽是26位。add_cnt0和end_cnt0都是用assign方式设计的,因此类型为wire。并且其值是0或者1,1个线表示即可。因此代码如下:
1 2 3 |
reg [25:0] cnt0 ; wire add_cnt0 ; wire end_cnt0 ; |
cnt1是用always产生的信号,因此类型为reg。cnt1计数的最大值为7,需要用3根线表示,即位宽是3位。add_cnt1和end_cnt1都是用assign方式设计的,因此类型为wire。并且其值是0或者1,1根线表示即可。因此代码如下:
1 2 3 |
reg [ 2:0] cnt1 ; wire add_cnt1 ; wire end_cnt1 ; |
seg_sel是用always方式设计的,因此类型为reg,其一共有8根线,即位宽为8。因此代码如下:
1 |
reg [ 7:0] seg_sel ; |
seg_ ment是用always方式设计的,因此类型为reg,其一共有7根线,即位宽为7。因此代码如下:
1 |
reg [ 6:0] segment ; |
如果做了译码电路,即用到了data这个信号。那么data是用assign设计的,所以类型为wire,其最大值为9,所以需要4位位宽。代码如下:
1 |
wire [3:0] data ; |
至此,整个代码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。下一步是新建工程和上板查看现象。
4 综合与上板
4.1 新建工程
(1.)点击File 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 Project Wizard....
图 245
2.弹出Introduction界面选择next
图 246
(2.)工程文件夹,工程名,顶层模块名设置界面
点击next之后进入此界面
按如下路径建立文件夹D:/my_seg
点击“选择工程文件夹(what is the working directory for this project?)”后面的键找到之前建立的立文件夹D:/my_seg
将工程名命名栏(what is the name of this project)中输入“my_seg”
在顶层模块命名栏(what is the name of the top-level design entity for this project?This name is case sensitive and must exactly match the entity name in the design file)中输入“my_seg”
5.命名完毕后点击next,在出现的界面选择empty project。
图 247
图 248
(3.)文件添加界面
1.从上一界面进入此界面之后点击浏览文件夹
图 249
2.找到我们之前写的.v文件之后选中它并点击打开
图 250
之后点击add添加此.v文件
图 251
(4.)器件选择界面
1.在Device family这一项之中选择 Cyclone IV E
2.在下部的Available device 选择EP4CE15F23C8这一项
完成后点击next
图 252
EDA工具界面(采用默认配置即可)
点击next
图 253
总结界面
直接点击finish即可
图 254
4.2 综合
1.点击此键进行编译
图 255
之后等待编译成功,出现以下界面。
图 256
4.3 配置管脚
图 257
在菜单栏中,选中Assignments,然后选择Pin Planner,就会弹出配置管脚的窗口。
图 258
在配置窗口最下方中的location一列,参考下表中最右两列配置好FPGA管脚。
器件 |
信号线 |
信号线 |
FPGA管脚 |
内部信号 |
U6,U7 |
SEG_E |
SEG0 |
Y6 |
seg_ment[2] |
SEG_DP |
SEG1 |
W6 |
未用到 |
|
SEG_G |
SEG2 |
Y7 |
seg_ment[0] |
|
SEG_F |
SEG3 |
W7 |
seg_ment[1] |
|
SEG_D |
SEG4 |
P3 |
seg_ment[3] |
|
SEG_C |
SEG5 |
P4 |
seg_ment[4] |
|
SEG_B |
SEG6 |
R5 |
seg_ment[5] |
|
SEG_A |
SEG7 |
T3 |
seg_ment[6] |
|
DIG1 |
DIG_EN1 |
T4 |
seg_sel[0] |
|
DIG2 |
DIG_EN2 |
V4 |
seg_sel[1] |
|
DIG3 |
DIG_EN3 |
V3 |
seg_sel[2] |
|
DIG4 |
DIG_EN4 |
Y3 |
seg_sel[3] |
|
DIG5 |
DIG_EN5 |
Y8 |
seg_sel[4] |
|
DIG6 |
DIG_EN6 |
W8 |
seg_sel[5] |
|
DIG7 |
DIG_EN7 |
W10 |
seg_sel[6] |
|
DIG8 |
DIG_EN8 |
Y10 |
seg_sel[7] |
|
X1 |
|
SYS_CLK |
G1 |
clk |
K1 |
|
SYS_RST |
AB12 |
rst_n |
配置完成后,关闭Pin Planner,软件自动会保存管脚配置信息。
4.4 再次综合
图 259
在菜单栏中,选中Processing,然后选择Start Compilation,再次对整个工程进行编译和综合。
图 260
出现上面的界面,就说明编译综合成功。
4.5 连接开发板
图 261
4.6 上板
右键Program Device 选择Open 进入烧录界面
图 262
2.点击add file添加.sof文件,点击start开始烧录程序
图 263
Progress这一栏变为绿色显示百分之百successful即代表烧录成功
图 264
图 265